清末年间,晋地太行山脉有个叫李栓柱的货郎。他年近三十,生得身板结实,常年挑着货担在山坳里穿行,卖些针头线脑、胭脂水粉。这年立冬刚过,栓柱去邻村送货,返程时天色已晚,阴云像铅块般压在山脊上。
他抄近路想翻越小熊岭,刚走到半山腰,鹅毛大雪突然劈头盖脸砸下来。狂风卷着雪沫子,刮得人睁不开眼,山路瞬间被积雪覆盖。栓柱心里发慌,紧了紧肩上的货担,想找个避风雪的地方。
风雪越来越猛,四周白茫茫一片,连熟悉的山路都辨不清了。他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,忽然看见前方山坳里透出一点昏黄的灯光。走近一看,竟是座孤零零的土坯房,柴门半掩着,烟囱里飘出几缕淡烟。
栓柱赶紧上前敲门,门 “吱呀” 一声开了,出来个中年妇人。她围着青布围裙,鬓角插着朵干菊花,脸上带着和善的笑:“这位大哥,可是迷了路?快进来暖暖身子。” 栓柱连声道谢,跟着妇人进了屋。
屋里陈设简陋,土炕上堆着旧棉被,墙角支着口铁锅,锅里正煮着山芋,飘出阵阵香气。妇人搬来木凳让他坐下,又递过一碗热姜汤:“大哥喝碗姜汤驱驱寒,这天儿在山里走,可是要冻掉鼻子的。”
栓柱接过姜汤一饮而尽,暖意从喉咙直透心底。他打量着妇人,见她眉眼间透着股说不出的灵气,不像寻常山民。妇人似乎看出他的心思,笑着说:“我男人早年进山打猎没回来,就剩我一人守着这破屋,难得有客人来。”
两人正说着话,屋外的风雪突然小了些。栓柱起身想告辞,妇人却一把拉住他,脸色骤然变了:“大哥且慢!你脸上黑气缠绕,印堂发暗,可是大祸临头而不自知啊!”
栓柱吓了一跳,摸了摸自己的脸:“大姐说笑了,我就是走山路累着了,哪有什么大祸?” 妇人摇摇头,从柜子里拿出一面磨得发亮的铜镜:“你自己看看!”
栓柱凑过去一照,只见镜中自己脸色灰败,双眼下方果然有两团淡淡的黑气,像被人抹了锅底灰。他心里咯噔一下,想起今天路过一片乱葬岗时,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,当时没在意,难道真撞上了不干净的东西?
妇人叹了口气:“你定是误闯了‘阴魂坡’,被那里的孤魂野鬼缠上了。今晚子时,它们便会来找你索命。” 栓柱吓得魂飞魄散,“噗通” 一声跪在地上:“大姐救命!您要是救了我,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您!”
妇人连忙扶起他:“大哥莫慌,我这里有个法子。你把身上的货担留下,换上我男人的旧衣服,躲在柴房里,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别出来。” 说着,她从炕柜里翻出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褂子。
栓柱不敢怠慢,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袄,换上那件带着霉味的旧褂子,又把货担藏在墙角。妇人把他领到柴房,柴房里堆满了枯柴,角落里有个草堆。“你就躲在草堆里,切记,子时三刻前绝不能出声。”
栓柱点点头,缩在草堆里,心里七上八下。妇人给他掩上柴房门,又叮嘱了几句,这才回到正屋。栓柱透过柴门缝往外看,只见妇人点上三炷香,摆在供桌上,又拿出一碗米饭,对着门外念念有词。
夜色越来越深,窗外的风雪又大了起来。栓柱缩在草堆里,冻得瑟瑟发抖,耳朵却竖得高高的。快到子时的时候,屋外突然传来 “簌簌” 的声响,像是有人在雪地上行走。
紧接着,柴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,一股刺骨的寒气涌了进来。栓柱吓得屏住呼吸,只见两个黑影飘了进来,穿着破烂的寿衣,脸色惨白,眼窝深陷,正是传说中的吊死鬼和淹死鬼。
吊死鬼尖着嗓子说:“奇怪,明明闻到生人味,怎么没人?” 淹死鬼甩了甩头上的水珠,指着墙角的货担说:“看,这是他的货担,人肯定没走远。” 吊死鬼飘到货担前,用枯瘦的手指戳了戳:“哼,想躲?以为换了衣服就能骗过我们?”
栓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双手紧紧抓住草堆。就在这时,正屋的妇人咳嗽了一声,说道:“两位爷,天寒地冻的,进来喝杯热茶吧。” 吊死鬼和淹死鬼对视一眼,飘到正屋门口。
妇人端着两杯热茶出来,脸上堆着笑:“两位爷辛苦了,这么晚还在当差。” 吊死鬼接过茶,狐疑地看着她:“你这妇人,胆子不小,竟敢管我们的闲事。” 妇人叹了口气:“不是我多事,只是看那货郎可怜,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娘等着他呢。”
淹死鬼呷了口茶,语气缓和了些:“罢了,看在你一片好心的份上,今天就放过他。不过,下次再让我们碰上,可就没这么便宜了。” 说完,两个黑影化作一阵阴风,消失在门外。
栓柱躲在柴房里,直到听不到任何动静,才敢喘口气。妇人推开柴房门,把他扶出来:“好了,没事了,他们走了。” 栓柱浑身瘫软,跪在地上给妇人磕了三个响头:“多谢大姐救命之恩!”
妇人把他扶起来,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烤山芋:“快吃点东西暖暖身子,天一亮你就赶紧下山,以后别再走夜路了。” 栓柱点点头,狼吞虎咽地吃着山芋,心里充满了感激。
第二天一早,风雪停了。栓柱醒来时,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厚厚的积雪里,身边散落着几根枯柴,哪里有什么土坯房?他猛地站起来,环顾四周,只见不远处有座破败的山神庙,庙前的雪地上,赫然印着两行清晰的脚印,一直延伸到庙门。
栓柱心里一惊,连忙走进山神庙。庙里蛛网密布,神像早已残破不堪,供桌上却摆着三炷燃尽的香,旁边还有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,碗里残留着几点茶渍。墙角的草堆里,扔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褂子,正是他昨晚穿过的那件。
他这才恍然大悟,昨晚遇到的妇人,原来是山神庙的神灵显灵。想起妇人的救命之恩,栓柱跪在神像前,又磕了三个响头,发誓回去后一定凑钱重修山神庙。
回到家后,栓柱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们。大家听了都啧啧称奇,纷纷拿出钱来,跟着栓柱上了小熊岭。他们拆除了破败的山神庙,在原址上重新盖了一座气派的庙宇,又请工匠重塑了神像。
从那以后,小熊岭再也没有出过怪事,过往的行人只要到山神庙烧炷香,就能平安过山。而李栓柱也不再走夜路,每次进山送货,都会特意绕到山神庙前拜一拜,感谢神灵的救命之恩。
这个故事在晋地太行山区流传了很久,老人们常说,做人要心存善念,说不定什么时候,神灵就会在暗中保佑你。而那座山神庙,至今仍矗立在小熊岭上,见证着这段神奇的往事。